8月15日至19日,2025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启幕,由中共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越秀区文化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品的非遗传承的系列丛书《非遗玩家》精彩亮相。丛书融合线上慕课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沉浸式非遗体验、互动游戏和创意展销等方式,带领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展现广府非遗生态化保护与创新传承的成果。
以书溯源,筑牢教学传承根基
2025羊城书展B区13.2号展厅设立的广东省广府文化生态实验区系列丛书展示区中,越秀区创新设置“非遗客厅”主题陈列空间,集中展示《非遗玩家》系列书籍。
越秀区作为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和广东省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从2018年起推出岭南地区首套专注非遗传承的系列丛书《非遗玩家》。该丛书以非遗新生代为主要执行力量,由著名文化绘本《老广新游》团队执笔,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内容详实、规范标准的方法,陆续出版了广彩瓷、通草画、广绣、岭南古琴、广州榄雕、剪纸、醒狮等7个不同主题的读本。读本以“成系统、成系列”为核心优势,覆盖不同学段、不同非遗项目,配套设计了不同主题的实用课件,涵盖教案设计、课堂活动方案、技艺实操指导等内容,为学校构建阶梯式非遗课程体系提供了完整支撑,助力非遗教育从“零散体验”走向“系统传承”,形成从知识讲解到实践落地的完整教学链条,为广府文化乃至岭南非遗的活态延续筑牢了教学根基。
越秀区文化馆多次成功立项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级专项数字化扶持资金,已建设大型慕课4套,包括《绘中国古今故事 通草画的传承与创新》《中国说书的广府演绎 粤语讲古的前世今生》《岭南传统花艺之美》《径寸之木 广州榄雕》,原创慕课数字资源时长超过2000分钟,科学系统地梳理、采集、传播数字文化资源,开发生动、易于传播的融合出版产品。同时与超星集团共建公共数字资源库,线上免费提供超400门互动课程,包含视频课程、互动版块、题库等,进一步拓宽全民艺术普及的数字化资源版图,以新技术、新体验助力传统出版物趣味性与互动性的提升。
沉浸互动,羊城书展玩转非遗
专区内设有多个互动体验项目,包括制作简易版的榄雕小挂件、绘制通草画书签以及尝试基础的广绣针法。每个项目都配备了丰富材料包,方便读者在引导下独立完成作品,培养年轻一代对广府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每日不同主题的非遗工坊现场教学中,剪纸艺人带领观众玩转非遗技艺,榄雕项目则由传承人手把手教授其传统工艺,暑期特别设置“非遗亲子课”,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简易非遗作品。广绣传承人演示“一线分十六丝”的绝技,通草画老师现场介绍通草画历史和制作方法,参与者可了解相关知识后绘制作品。
活动现场融合越秀区文化馆AI馆员、多媒体展示、实物展览和讲解等形式,深入挖掘广府文化的深厚底蕴。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非遗作品,还能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了解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与匠心。本届书展特别策划联动活动,即在新华展区购书达88元,便可参与每日仅限10人的非遗体验活动。此外,本次羊城书展专门设置了6处特色印章点,其中越秀区文化馆主题展位便有一处印章打卡地。读者收集齐全套印章后,可换取羊城书展专属纪念品。
深耕细作,赓续广府文脉薪火
《非遗玩家》系列丛书推出至今,联动非遗传承群体、教育部门及文创企业等,构建起“研究—教学—应用”链条,进一步实现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进景区等。越秀区通过非遗讲座、第三课堂、综合实践课、美术音乐课等方式,已在全市超过50所中小学、少年宫、教育培训机构、特殊学校等进行推广教学,构建了“丛书+实践工具包+数字资源”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结合大型品牌文旅活动开展“我在越秀玩非遗”推广,推动丛书内容向展览、展演、研学、文创衍生品等方向延伸,扩大受众覆盖,实现非遗融合出版产品的可持续创新与社会价值转化。
《非遗玩家》作为教学工具用轻松有趣的语言诠释广府非遗,加入粤语俗语、广府童谣等地方本土元素,教师无需大量备课,可直接将课件融入中小学日常课程开展非遗教学,能灵活适配校本课程或与多学科融合教学,极大降低非遗课程开展门槛。丛书所具备的“实用性”对非遗课程推广至关重要,打破了非遗教学瓶颈,让更多学校高效引入课程,使学生规范、系统学习非遗技艺。
越秀区文化馆馆长张蓉表示,《非遗玩家》丛书自推出以来,已在广州市内众多学校与教育机构推广使用,收获了良好的反馈。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推广至更多学校、教育机构以及有关组织,让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能接触并使用这套读本,让更多孩子感受非遗的魅力。为了让读本发挥更大价值,越秀区计划组织更多专业课程,为老师、美育机构从业人员等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系统培训。通过专业传承人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读本使用方法,更好地开展非遗教学活动,从而助力非遗项目在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区乃至全国的传承与推广。
采写:南方+记者 马艺天
摄影:梁文祥
盛达优配-盛达优配官网-如何配资炒股-低息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